衛福部食藥署8月13日公布最新統計,發現國人每年服用約3億2千7百萬粒安眠藥,若將小小的藥丸排列起來,竟長達327公里,等同國人每年吃掉一條中山高速公路長度的安眠藥,顯示睡眠障礙是國人普遍問題。
大多數的民眾失眠不會主動就醫,而靠著喝紅酒、睡午覺,或是自行服用安眠藥來助眠。其實,並非所有失眠問題都靠安眠藥,臨床上有很多失眠案例根本不需要吃安眠藥,卻依賴安眠藥,不但效果不彰,濫用藥物反而成癮。

建議有失眠的病友首先需要向醫師詳細、如實地描述自己失眠的細節,以幫助醫師正確判定您睡眠障礙的型態,才能讓醫師針對您的病因,選擇適合個人的非藥物或藥物的治療方法。舉例如下:

入睡困難型:一位中年婦女每晚10點準時上床,輾轉1小時以上難以入睡。由於上床時沒有睡意東想西想,並且肩頸痠痛找不到舒服的睡姿,結果在使用改善肩頸血液循環以及調整生理時鐘的共振食物之後,隔天就很快能入睡。

半夜醒來型:有位金融家每晚入睡沒有問題,可是多年來半夜必定會在3點醒來,再也無法入睡,只好起來處理公事,然而起床的精神不佳,服用安眠藥也沒用,他的最大心願就是希望能一覺到天亮。原來是日夜生理節律的睡眠障礙,結果在使用調整生理時鐘的共振食物之後,三天就能一覺睡到4點,一週後每天睡到5點多才會醒,達成他畢生的願望。

淺眠或多夢型:一名大學生每天晚上作夢,而且是做惡夢,醒來還會記的夢境,甚至經常像連續劇一樣做劇情有連續的夢,深感困擾不安。診察發現原來是快速動眼期的睡眠異常,在服用大腦共振食物讓腦波恢復和諧之後,三天內就不再做惡夢了,一週後也不會再記得作夢的情節了,並且起床後的精神變得飽滿。

其實,人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才算睡飽。根據2013年的研究發現睡足6小時以上,只要起床精神很好,表示腦部已進行有效的排毒工作。太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事實上都是一種睡眠障礙,應該從調整生理時鐘著手-規律曬太陽以及多吃當季節的蔬果,而非依賴安眠藥。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調查,國人失眠主因,一半是來自於人際、工作及財務壓力,大多數人又依賴藥物助眠,安眠藥用量才如此驚人。建議透過專業醫師諮詢找出失眠的病因,並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就能有效地揮別失眠的夢饜。
 
陳惟華醫師的愛家園地 http://lovingclinic.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16.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