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已步入老化型的社會,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逐漸退化,在骨骼肌肉方面的老化疾病,尤以退化性膝關炎最常見。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有五分之一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其中又以女性為多,成為老年人的困擾之一。

有位80多歲的長輩身體向來硬朗,每天打太極拳和練氣功數十年如一日,也沒有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文明慢性病。可是,多年來無法蹲下來,上廁所因為無法下蹲而必須坐馬桶,但一直不以為意。最近膝蓋腫起來,有時走路走到一半,膝蓋痛到得停在路中央,增加過馬路的意外風險。經過專科醫師檢查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由於對於置換人工膝關節等侵入性治療心生畏懼,也不想長期靠治標不治本的止痛藥過日,又怕吃到胃出血、腎衰竭,可謂進退兩難。於是,家人建議來慢性病的「自律神經治療門診」,嘗試不使用藥物、不用健康食品的細胞共振食物治療方式。

首先,透過關節共振食物來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恢復膝關節良好的血液循環,帶走堆積在膝關節內的乳酸代謝廢物、發炎物質和疼痛物質,緩和關節的慢性發炎,一週後膝蓋就消腫,膝蓋也不痛了,兩週後就可以蹲下去了。接著,建議老人家開始練習蹲姿,例如上廁所時可以採用蹲姿而逐漸減少坐馬桶的時間,以免長期不使用膝蓋和腳踝的肌腱群而加速膝蓋關節的退化。

另外,建議老人家也需要調整日常的飲食習慣,忌吃紅肉、魚、含糖飲料、白米飯和白麵粉食品(麵包,白饅頭、蛋糕和餅乾)這類會引起身體發炎的食物,以免一直刺激身體的交感神經產生發炎排斥反應,避免膝蓋關節持續產生慢性發炎而一再惡化膝關節的血液循環,進而導致非外傷性的退化性關節炎。如此三個月,老人家便脫離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折騰,恢復又可以到處旅遊老當益壯的歲月。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首在改善患部關節的發炎狀態,並儘量保留身體原有的關節,在關節產生不可逆變化之前找到病根,就能及早預防、及時治療。適時地使用關節共振食物,讓膝關節恢復良好的血液循環,促進軟骨自行修復。

我們希望以不同的健康促進觀念,提供開刀和藥物之外的不同選擇,經由自律神經治療的方法來促進關節軟骨的自行修復,延長關節的運作時間,協助病患減緩關節的老化與病變,達到改善病情目的。
陳惟華醫師的愛家園地:http://lovingclinic.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12.html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