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拉警報!

     近來門診案例以腺病毒和腸病毒為多,這兩種病毒有何異同?家長又該如何提防?現在就帶爸比媽咪認識可怕腸病毒的真面目,並教導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及注意發病症狀~如此一來,寶寶才可以健健康康迎接快樂夏天!
 
「腸病毒」的真面相
     夏天的腳步近了,又是腸病毒開始活躍的季節;每當這個時候,爸比媽咪們就會開始擔心「腸病毒大軍」侵襲抵抗力低的寶貝們;而究竟該如何預防呢?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為基本原則;除了要維持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健康也要嚴加把關。
 
what is「腸病毒」?
     盧英仁醫師表示,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因為在腸道發現並繁殖所以叫腸病毒。目前常見的此類病毒包含有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一般腸病毒等類。

     其中,小兒麻痺經過多年的預防及疫苗注射防治,目前已經漸漸減少病情;較為難防的是小兒麻痺以外的腸病毒。盧英仁醫師表示,腸病毒又可再分為大約有60多類型;而國內所流行的腸病毒,則以疱疹性咽峽炎的「克沙奇病毒」為最常見。

腸病毒の流行途徑
     世界各地均有腸病毒,其常活躍於夏季(4~6月)、初秋(9~10月)之季,並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故病毒流行期間應避開人群密集處。

     盧英仁醫師提醒在流行期間,爸比媽咪要特別注意家中有5歲以下的幼兒即屬於高度被傳染的危險群;雖成人也有感染個案,但較為少見。
 
患病3危險
     除了容易感染的危險族群外,盧英仁醫師也提供另外「兩種」常見腸病毒警訊,需要爸比媽咪特別留意:一是感染腸病毒後的關鍵危險期,二是幼兒出現的危險症狀。

    不同型的腸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種類不同,但有些不同病毒卻會引起相同症狀;所以,盧英仁醫師提醒勿輕忽手口足病會反覆發作數次的可能性。爸比媽咪透過更深層的認知並瞭解重點危機,才能有效幫小寶貝做出最佳防範!
 
第1危.危險族群
     3歲以下的幼兒皆屬高危險群,其對病毒的抵抗力不足,故容易併發嚴重感染。爸比媽咪應特別注意以下常見感染源:
1.公共場所出入的人群複雜,常有病菌散佈;尤其密閉式的場所(如電影院、火車、包廂等),更增加病菌傳播的危險性。
2.在外就學的兄姊或親友,可能將辦公室或學校的病毒帶入家中,並經由接觸或飛沬方式傳染給家中抵抗力低的孩子。
3.若病毒附著於玩具上,幼童間互相交換玩耍,就會將病毒經由接觸或觸摸口鼻時傳染;尤其嬰幼兒最愛拿著玩具啃咬,容易吃進帶有被污染的病菌。
 
第2危.危險期間
     尤其近幾年造成人心惶惶的腸病毒71型,會引起重症和死亡;而其發病到就診平均約3~4天,造成當時不了解或延誤在第3天後才到急診的患者搶救不及。盧英仁醫師提醒,感染腸病毒的3天之內是關鍵時期;發病的最初3天,也是病情變化極不穩定,需要密切追蹤的階段。
 
第3危.危險症狀
     感染腸病毒後,幼兒會有嗜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等3種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而針對腸病毒71型所引發的腦幹腦炎致死,及瀕死病例分析結果顯示,此三種臨床症狀非常具有指標價值。所以,若家中幼兒出現上述症狀,爸比媽咪必須以重症心態處理。要馬上住院治療。
 
3途徑~腸病毒找上門!
     在腸病毒好發的主要雙峰期(夏季和初秋),盧英仁醫師提醒爸比媽咪要提高警覺,若孩子出現感冒症狀應就診;其餘如衛生習慣、飲食補充均衡等工作應做好,才可提昇幼童的抵抗力。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腸病毒在環境中是為一種很穩定的病毒,溫暖且相對濕度愈高的環境,則病毒存活時間愈久;有些病毒甚至可在一般的器具表面,存活超過24小時。病毒會透過3主要途徑來傳播:

途徑1.飛沫(呼吸道)
     感染腸病毒的病患在發病初期,其病毒會集中在咽喉;腸病毒可存在喉嚨約1~2星期,故咳嗽散布的飛沫中會存在病毒。而公共場合(尤其學校)的空氣不流通,抵抗力較低的幼童容易被病毒感染;或受到病毒感染後,把病毒帶回家中再次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感染腸病毒的幼童應請假,暫時不要上課,好好休息並接受治療;而目前政府也會在腸病毒疫情到達「紅燈標示區」時,建議校方停課3週。

途徑2.糞口傳染
     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可在糞便內存活8~12個星期,若經腸胃道排出則需長達2個月。患者上完廁所沒有洗手,所接觸的東西就可能帶有病毒;其他人接觸這些附著病毒的東西後,若有揉眼、以手吃食物的動作,就會順勢將病毒帶入體內而致病。

途徑3.接觸傳染
     同上而言,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觸或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就會帶入病毒而染上疾病。

腸病毒的常見症狀
     腸病毒的潛伏期約為2~10天(平均3到5天),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者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的病例過幾天即會自然痊癒。

典型症狀
     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或潰瘍,可能合併發燒,其病程約7~10天。極少數個案才會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肢體麻痺等情形;較應注意的是嬰幼兒的感染,若發生病毒血症會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也會高出許多。

併發重症前兆
     盧英仁醫師提醒家中若有感染腸病毒嬰幼兒,爸比媽咪要注意是否出現感染併發症,其前兆病徵為: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有符合則務必立即就醫。

輕易K.O.「腸病毒」
  想要打倒腸病毒對寶寶的威脅,首先要做好防範工作,再來是避開傳染途徑;若不幸傳染腸病毒症狀,也要提早治癒早期症狀。
 
4招預防腸病毒
     即將來臨的夏季為腸病毒好發期,提醒爸比媽咪為家中小寶貝的身體健康,事前做好預防工作:

1招.勤洗手
     爸比媽咪與寶寶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吃飯前和抱孩子前都要洗手,寶寶也要勤洗手,以降低染病機會。只要加強個人衛生,正確並且勤加洗手即可預防自身感染,避免藉由接觸傳染給嬰幼兒;還有應將孩子的毛巾、牙刷、手帕、餐具與其他人分開處理,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口鼻。

2招.盡量避免出入公眾場合,出門應戴口罩 
     因腸病毒傳染力很強,在流行時間應避免出入公眾場合,減少被感染機會;若出門也要記得戴口罩。家中已感染腸病毒的嬰幼兒更應在家休息,避免傳給其他小孩、或加重自身病情。 

3招.均衡飲食
     寶寶的均衡飲食可增強抵抗力,故飲食很重要;其中,飲用低溫殺菌的鮮奶可補充乳鐵蛋白,可以對付及預防腸病毒的感染。

4招‧玩具的消毒不可少
  兒童玩具應常用含氯漂白水清洗,不讓孩子養成咬玩具的習慣。此外,玩具是孩子間互相傳染疾病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以避免含有腸病毒口沫殘留於玩具上,降低接觸傳染的機會。
 
3方法隔離家中腸病毒
  倘若家裡已有腸病毒的生病小孩時,預防其他孩子被傳染的方式有哪些?以下列舉方法,供爸比媽咪參考:

1法‧隔離病毒源
   隔離生病孩子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小心處理患者的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家裡所有成員和生病小孩都應加強洗手行為,尤其是在處理生病小孩的糞便後與飯前。

2法‧勿公用餐具
 
不要與患病小孩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如奶瓶、奶嘴、湯匙等);對疑似感染腸病毒的孩子,更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3法‧避免進出公眾場所
  患病孩子應請假在家中休息,並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他人。平日可多多補充水分,若屆學齡的孩子應請假(幼稚園大多規定患病的一週內都不宜上學)在家休息,以免傳染給同學。

 資料來源:2011年8月份育兒生活雜誌    記者:陳韻如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