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保健與穴位 穩定血壓常保健康

在中藥和針灸輔助之下,血壓會比較容易控制在穩定的範圍內,配合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逐步減少相關藥物的使用,減少依賴藥物控制血壓。

台灣五十歲以上人口中有四成的比例患有高血壓。每天規律的服用相關藥物、定期測量血壓,成為長者之間常見的話題。高血壓又號稱「隱形殺手」,雖然沒有明顯的症狀,不過長期而言會大幅增加心、腦血管或腎臟疾病的風險,可能突然之間就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積極控制血壓 發生疾病下降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李育權醫師指出,積極地控制血壓能顯著降低許多疾病發生及死亡率,不過也代表患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與心力。事實上,許多高血壓病患期待的是能減少或甚至不再需要服用血壓藥,如今血壓標準變得更嚴格,也讓部分的患者感到更挫折。以下提供中醫的觀點一起幫助穩定血壓。

中醫對於高血壓的成因主要分為三大類:痰濁血瘀型、肝陽上亢型、腎氣虛衰型。其中「痰濁血瘀型」是當病邪阻滯或氣虛時會產生血瘀或痰濁的狀態,或是臟腑功能下降無法將病理產物順利代謝,進而造成血壓升高。常見在有代謝疾病或血管環境不良的病患,除了膽固醇、血糖的數值控制不佳以外,還可能有肢體麻木或身體局部疼痛、尤其在夜間症狀較明顯。中藥以活血利水的方式,配合芳香性的藥物來去濕化濁。

消除壓力大 穩固腎功能

「肝陽上亢型」常見在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或情緒劇烈的患者身上,長期下來導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甚至化風上擾。既然是「上亢」,患者表現在頭面部的症狀較多,會有頭暈、頭昏脹痛、面紅、口乾、耳鳴、眼睛模糊或畏光的可能。除了滋陰潛陽的藥物改善症狀,更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消除血壓高。

「腎氣虛衰型」是當整體身體老化、機能下降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中醫稱之為腎氣虛衰,也可能出現血壓高的情形。從生殖功能、水液代謝以及腰膝痠痛的程度和身體寒熱的表現,基本又再分為腎陽虛與腎陰虛兩種類型,除了滋腎陰、補腎陽以外,還要依據情況潤燥、利濕、固攝、納氣和溫通經絡。

適當按壓穴位 降低血壓數值

除了藥物以外,身體許多穴位也有降低血壓的效果。耳穴理論中,在耳背上有一塊名為「降壓溝」的區域,可以用拇指腹沿上而下輕柔按摩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另外也有從耳尖穴或十宣穴放血的做法,不過不是專業人士可別輕易操作,沒拿捏好力度疼痛起來反而高血壓,更徒增感染的風險。軀幹四肢上還有風池穴、支溝穴、內關穴與太衝穴有降壓的功效,不過不是每個穴位使勁按揉就會改善血壓,還是要了解造成高血壓的原因,處置才有意義。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大部分的高血壓也是使用身體一輩子累積而成的結果。在中藥和針灸輔助之下,血壓會比較容易控制在穩定的範圍內,配合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逐步減少相關藥物的使用,減少依賴藥物控制血壓。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