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糖友找不到正確資訊 僅一成控糖達標

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劃糖尿病照護目標揭曉,合照貴賓(由左至右):糖尿病衛教學會 王治元理事長、糖尿病學會 黃建寧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 張必正秘書長。

「吃藥會傷肝、傷腎?」、「降糖藥是不是反而會引起低血糖?」、「沒有症狀時可不可以先停藥?」這些是糖友最常提到的用藥疑慮。台灣240萬糖尿病患者中有近六成(55.5%)找不到具有可信度的衛教資訊。社團法人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提醒,病患若自行調整或中斷用藥會導致血糖波動,反而增加腎臟等併發症發生風險!

根據調查,糖友獲取資訊管道除了醫療團隊外,超過五成是親友口耳相傳,或是仰賴網路上其他糖友的經驗分享。王治元說,這些可能都缺乏具公信力的醫療單位背書,恐誤導糖友觀念。

血糖、血壓、膽固醇 ABC三指標達標僅一成

病患確診為糖尿病後,需從飲食、運動等多方面著手,也要控制糖化血色素(A1C)在7%以下,血壓(Blood pressure)小於130/80Hg及膽固醇(Cholesterol)小於100mg同時是影響糖尿病控制好壞的關鍵。

然而,目前「ABC三指標」同時達標的比例卻只有一成(12.9%)其中55.9%糖友的糖化血色素未能控制在7%以下。王治元進一步強調,其中一項指標未達標都可能面臨發生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洗腎、截肢等併發症的後果,成為家中照顧的重擔。

控糖三妙計:了解用藥、血糖監測、併發症風險評估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說明,許多糖友即使血糖高,卻誤以為沒有症狀就不用處理,但是高血糖對血管的傷害是無形的,隨著損傷的累積,容易誘發各種大、小血管併發症。建議糖友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上,搭配飲食與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才能穩定控糖。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張必正秘書長指出,制定治療目標、規律用藥與回診,是攸關控糖成功與否的關鍵,當發現血糖數異常未達目標時,建議每個月回診追蹤。

年近八十的模範糖友張先生控糖超過30年,他分享自身經驗,起初聽說藥物會傷肝、腎,以不想吃「毒藥」為由拒絕用藥治療,血糖卻始終未見改善。所幸在醫療團隊持續勸說鼓勵之下,張先生才了解規律用藥、飲食等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並隨身攜帶血糖機檢測,將糖化血色素長期穩定控制在7%以下,及早接受正規治療,到現在沒有任何併發症,他笑說:「連我的主治醫師都說,我的肝腎功能甚至比他還要好。」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台灣模範糖友集合計畫」,加強糖友併發症管理及後續血糖、血壓、血脂等數值追蹤,目標2023年達成「20,60,50」進度,包括:「ABC(A1C糖化血色素、Blood pressure血壓、Cholesterol膽固醇)三指標同時達標率20%以上」、「糖尿病病人加入糖尿病共照網比率60%以上」、「基層診所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覆蓋率50%以上」。

現階段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三位醫師共同呼籲,糖友應在剛被診斷時,就主動與醫療團隊了解適合自己的用藥,落實血糖監測與做好併發症風險評估,才能長期平穩且安全的控糖。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