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難緩解 利用「影像醫學」全面診斷、治療

為解決此困境,成大醫院陸續增設多種介入醫療門診,包含心肺介入、腦血管介入、乳房介入及王建國主任(左四)所屬的肌肉骨骼介入性治療。與各相關科別合作,維持良好互動及溝通。

日常中常可聽到人形容極度悲慟為「椎心刺骨之痛」,由此可知,骨骼、關節肌腱一旦痛起來相當難受。而即便是同部位的疼痛,每位患者的病因也都不盡相同,以「下背痛」為例,成因包含背部肌肉拉傷、關節發炎、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壓迫性骨折等,若無精確找出病因且「對症下藥」,治療效果常會受限。

骨骼、關節肌腱方面的疼痛有很大部分是一直持續的慢性疼痛,當治療效果未達預期,患者不僅生理上不適、心理也常飽受折磨。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學術教育與次專科發展委員會總召集委員、成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一般影像科主任王建國說,於診間即曾聽過患者形容發作時實在太痛苦,「不想再面對,不如乾脆就此結束人生」的負面念頭常油然而生,令人聽了不勝唏噓。所幸,現今影像醫學儀器發展越來越進步,對於擅長操作影像儀器的影像醫學科醫師來說,就如同獲得具敏銳雷達的強力武器,不僅能精準偵測病因、病灶點,也可有效協助患者對抗疾病,重拾正常生活。

過去多由臨床醫師轉述症狀 難進行患者全面性評估

過去民眾若因肌肉骨骼病痛就醫,通常會由臨床醫師(如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或疼痛科醫師等)看診,並安排適合的影像檢查,而影像醫學科醫師再根據收到的門診診斷資訊及影像檢查結果進行判讀後繕打報告,並針對可能的病因跟臨床醫師進行討論。

然而,王建國主任指出,此流程有一點相當遺憾,「影像醫學科醫師雖專精於醫學影像判讀,卻不能直接面對面向患者解釋病況」,而患者本身的主述症狀也僅能藉由臨床醫師轉述得知,難以進行治療前的全面性評估。

增設介入醫療門診 由影像醫學科醫師直接診療患者

為解決此困境,成大醫院陸續增設多種介入醫療門診,包含心肺介入、腦血管介入、乳房介入及王建國主任所屬的肌肉骨骼介入性治療。與各相關科別合作,維持良好互動及溝通。

以肌肉骨骼介入性治療門診為例,當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或疼痛科門診醫師,診斷後認為患者適宜進行介入性治療時,即會轉介至介入醫療門診,「由影像醫學科醫師直接診療患者」。王建國主任表示,此改變可協助讓影像醫學科醫師在確實了解患者需求後,更準確針對病灶選擇適合的介入性治療方式。

影像導引找出過度增生的紊亂血管 進行「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治療

於肌肉骨骼介入性治療門診看診的患者,多正處於急性或慢性發炎狀態,且已用過一般藥物治療仍未獲緩解,此時,藉由影像導引,可精確在患者關節發炎處注射如健保給付之高濃度葡萄糖液、類固醇或自費注射的玻尿酸或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以加強治療效果。

除此之外,王建國主任提及,臨床上觀察到慢性關節疼痛嚴重的患者,病灶處常伴有局部發炎或是組織紊亂生長的情形,自體組織修復失敗的結果,造成紊亂的微細動脈過度增生且刺激跟疼痛相關的神經,因此會導致疼痛。因此,近年來出現的「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TAME for pain)」,即藉由將奈米大小的栓塞物質,再透過微導管注射進入微細動脈,讓其順著血流流到患處,並將其過度增生、紊亂的微細動脈阻塞,降低發炎以及疼痛神經的刺激,以達到舒緩患者疼痛的目的。臨床使用上僅有少數人於治療後幾日內,會產生栓塞術後的暫時疼痛以及局部皮膚表面暫時變色的現象,隨時間都會自行改善,因此手術可說是相對安全。

然而,王建國主任強調,並非所有關節疼痛都適合使用此治療,需經影像醫學科醫師進行專業影像判讀,確認適合栓塞治療,才較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壓迫性骨折痛苦難耐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助改善

王建國主任分享,診間遇到的患者除了關節不適之外,也有一些為骨質疏鬆或外力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此類患者常因疼痛強烈影響到日常活動,導致長期臥病在床而加速身體機能退化。

而影像醫學科可透過影像引導,精準定位出骨折的椎體,並進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於其中灌入骨水泥,增強患者脊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感。另外,王建國主任指出,由影像醫學科主導之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由於定位明確,可透過相對小的傷口到達患部,因此手術中僅需局部麻醉,對於難以承擔手術風險的年長患者而言,也能獲得疼痛改善的機會,且因傷口小,對於縮短手術時間及患者術後的恢復亦有幫助。

介入性治療多元發展 患者重拾生活不是夢

隨著介入性治療越來越多元,影像醫學不僅可以於前端協助影像診斷,也能在後端提供患者妥善影像導引介入治療,對於用藥成效不佳而長期受關節、脊椎等慢性疼痛所擾的患者而言,重拾良好生活品質並非不可能,因此,王建國主任呼籲患者,切勿因久病纏身而失去治療的信心與希望。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