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結核病 65歲以上老人加強預防
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生署疾管局與演藝工會資深藝人今天齊聚一堂,共同宣導「抗核」。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佔新增個案的50%以上,且死亡率較高,主因是免疫力不足引發病。疾管局呼籲,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菸癮者,需特別預防結核病發生!
 
疾管局結核病統計資料顯示,自2005年執行「都治計畫」後,結核病發生率穩定下降,至2012年新個案數約1萬2300人(每十萬人口53人),相較於2005年,發生率降幅約27%。但分析近幾年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佔新發個案50%以上,死亡率也比其他族群高,其死亡原因以罹患慢性病及癌症者居多。
 
國際抗癆及肺部癌症聯盟肺健康部主任江振源醫師解釋,感染肺結核不一定會發病,但結核桿菌可能一輩子潛伏於體內,即便發過病也不會終身免疫。台灣在50-60年前約有80%人口感染結核桿菌,這些人在年輕時因免疫力好沒有發病,到了65歲以後免疫功能減弱,原本潛伏的病菌就可能引致發病。
 
另外,糖尿病患、菸癮者以及長期喝酒者,因為免疫功能較低,若感染結核桿菌也較容易發病。疾管局局長張峰義表示,以前的年代人人聞「核」色變,但現在透過藥物,結核病就可得到很好的控制。

江振源說,一般發病者服藥2周後
就不會有傳染力,無抗藥性患者接受6個月服藥療程可痊癒;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則需接受18個月的療程。
 
江振源強調,結核病不會終身免疫,且感染後潛伏期可能長達一生,目前卡介苗也僅是保護小孩不得到嚴重結核病(如腦膜炎),對結核病的預防有限,因此,增加免疫力是自我預防的最基本方法,如糖尿病患控糖穩定、戒煙。此外,若出現久咳症狀,先以「7分篩檢法」自我檢測,「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防治結核病擴大感染的關鍵!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