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天臉發黑 先天性心臟病所害
中市一名32歲游姓婦人產子後3天出院,她的丈夫發現原本活動力強的嬰兒,突然臉部發黑、呼吸微弱,送醫急救後,確定是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弓窄縮造成心臟衰竭,並於手術後救回一命。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先天性心臟病科主任陳豐霖表示,先天性心臟病是許多新生兒猝死的主因,由於症狀不明顯,早期診斷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往往延誤就醫,造成猝死危機。
 
先天性心臟病為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型,其比例約佔所有活產數的千分之六至八左右。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可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發紺型心臟病主要是在病童身上出現發紺、發黑或缺氧的現象,發生的原因為血液中含氧量過低所造成的。非發紺型心臟病主要是在心臟或大血管之間出現由左至右的分流,容易造成心臟衰竭。阻塞性心臟病,則包括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及主動脈窄縮。
 
胎兒罹患為主動脈弓窄縮,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疾病,就是心臟供應全身器官流經的血管,在輸送到主動脈時發生一段緊縮狹窄或中斷,導至血流阻塞,甚至供血中斷。嬰兒出生後96小時,開放性動脈導管會逐漸縮小、閉合,會導致嬰兒臉部發黑、心臟衰竭甚至休克。
 
陳豐霖醫師說明,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弓窄縮事前無徵兆,嬰兒出生後活動力都很正常,往往是離院後返家或住進坐月子中心的4到7天發病,甚至有猝死等現象。為避免悲劇不斷上演,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很重要,早期發現及早擬定治療方針,可改善並獲得良好的預後。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