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又厭食 竟是B肝急性發作
一名42歲女性,近來腹脹、噁心、厭食、容易疲勞,工作時總提不起精神,起初本以為是腸胃出了問題,但一週後產生黃疸、茶色尿症狀,至醫療診所抽血檢查後才發現是B型肝炎急性發作,病毒量(HBV DNA) >106IU/mL,經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逐漸將發炎情況控制住。
  肝膽腸胃專科診所周國雄醫師表示,澎湖地區因高齡人口比例相較於台灣本島來得高,早期村落對於肝炎缺乏防治觀念,重複使用針頭造成肝炎交叉傳染,直至民國84年政府開始推廣肝炎防治後,肝病的傳染才逐漸受到控制,但中高齡仍有多數為B型肝炎帶原者,周國雄醫師說,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為母子垂直傳染或是由輸血、性行為等的血液及體液接觸感染,一般日常生活透過空氣、食物、咳嗽不會傳染B型肝炎,民眾無須恐慌。
  B型肝炎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口服抗病毒藥物,另一種是施打干擾素。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共有五種,可有效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複製,目前許多研究顯示,肝功能持續不正常(GPT大於2倍)的慢性B肝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可以清除病毒、抑制肝臟發炎,甚至改善肝硬化、預防肝癌,且有健保給付,實為患者一大福音。
  周國雄醫師說明,B型肝炎的治療目標,是將B型肝炎病毒從人體內徹底的清除:抽血檢驗GOT、GPT值降至正常範圍、抽血檢驗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變成陰性、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消失、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變成陽性以及肝臟病理切片上肝發炎的現象消失。對於B型肝炎患者而言,達到以上標準就算痊癒。
  周國雄醫師呼籲,B肝患者大部分無症狀,常被忽略,等到發病時通常已轉變成肝硬化、肝癌,B肝帶原者應每3至6個月回診追蹤,不僅抽血檢查,檢驗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還要配合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Q1
父親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肝臟有輕微的纖維化,近幾年抽血檢驗肝功能皆正常,請問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周國雄醫師回覆:
目前肝硬化合併HBV DNA≧2,000 IU/mL健保長期給付抗病毒藥物。此一案例若無肝硬化的狀況,因健保無給付,若經濟上無法負擔,其實沒有急迫要吃藥,3至6個月回診接受追蹤即可。另臨床上有患者自費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3-10年使肝硬化、纖維化狀態好轉,可作為是否服藥之參考。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