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退族不用宅,社會企業一樣可以大顯身手

國民健康局指出,第一批戰後嬰兒潮(三十五年出生)在今年(民國一百年)邁入六十五歲,每年都可能有近四十萬人退休,堪稱是台灣史上最龐大的「臨退潮」,也正式宣告,台灣已經正式進入「人口老化潮」!

根據健康局的資料表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民國八十二年就達到七%,成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而根據經建會的推估,民國一百零六年的老年人口比率,將成長到十四%,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接著再過八年後(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即可能達到二十%,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之快,超乎大多數人的想像!

事實上,戰後嬰兒潮的退休潮,是許多國家的共同現象,為產業發展、健康醫療、退休理財等不同領域所帶來的衝擊,也都是大同小異,其中第一代戰後嬰兒潮因為遽然退出工作,而產生的生活斷裂問題,更是許多社會學家關心的問題。

宅在家太可惜 公益活動值得投入

台灣在歷經國民政府遷臺、韓戰爆發、美援來台等階段,一直到民國五十年代以後,社會經濟發展才算是步入比較穩健的階段,此時也正是第一代戰後嬰兒潮陸續長大成人,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的時期,尤其是有幸從大學畢業的人,更是社會中菁英中的菁英,成為台灣開創經濟奇蹟的先鋒,也是當前許多重要企業的勞動力核心。

但也因為一切必須從頭作起,第一代戰後嬰兒潮歷經艱苦的歲月,而且好的工作機會並不多,工作態度無不戰戰兢兢,全心投入,加上早年也沒有什麼休閒娛樂可供消遣,對第一代戰後嬰兒潮而言,工作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如今面對「退休」兩個字,對許多工作超過三十年以上的人而言,不用工作的生活,其實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這些經驗豐富的勞動力,一旦快速撤出勞動市場,不僅會出現管理斷層或專業傳承的問題,對這群體力也許已經衰退,但智慧及經驗卻無比豐富的第一代戰後嬰兒潮而言,單純只是退休養老,其實相當可惜。但由於台灣目前並無真正針對退休人才所建立的事業謀合資料庫,且最適合這群人從事的顧問工作,在台灣並不普及,政府單位更因為可能被媒體或民代批評,而不敢雇用這群人擔任顧問工作,殊為可惜。

因此,一些不再需要為事業奮鬥,卻仍希望貢獻一己智慧,以免退休後只是宅在家裡,不知如何過活的第一代戰後嬰兒潮,可能會轉而投身公益活動,持續成為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不想當義工 還有社會企業

但對這些退休人才而言,只是擔任「義工」,無法善用多年累積的管理經驗及智慧,其實也有些「大材小用」。而且這些人要從過去手握大權、發號施令的高階主管,轉而從事凡事都要自己動手做的義工,可能也有適應不良的情形。

事實上,目前在許多先進國家已經形成熱潮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其實也可以作為退休人才規劃的解決之道。

透過社會企業,不但讓退休人才的能力得以延續,就算無意再度投入職場,退休人才也可以擔任「社會股東」。尤其是財務比較寬裕的退休族,也許有決心要把錢捐出來,但如果是「投資」在一個有能力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上,一方面可以滿足從事公益的願望,另一方面又可以讓錢用得更有效率,不但可以讓這些退休人才有更好的財務規劃,更可讓目前在國內方興未艾的社會企業,得到更多的幫助。

相較於傳統企業,社會企業的成立目的是要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純粹為了盈利,甚至企業本身就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存在。如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1983年創辦的鄉村銀行(Grameen Bank),過去雖是以在窮國提供小型融資而聞名,如今也已在美國市場站穩腳步,並在金融海嘯肆虐之際,適時放款一百五十萬美元協助紐約皇后區近六百名女性創業,金額從數百美元至數千美元不等,且還款率高達九十九%,堪稱社會企業的典範。

但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僅企業本身要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賺錢,才能去找退休的企業家來投資,也才能建立足夠規模的組織,讓退休人才能夠發揮所長,甚至願意帶槍投靠。

此外,這些退休人才如果是來自公家單位或大企業,可能也還需要作銜接訓練,如學習使用電腦等,讓這些高階主管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社會企業畢竟與這些高階主管熟悉的工作環境有落差,確實會有無法適應的可能。期待政府可以扮演協助臨退族重新投入社會工作的角色,讓這群優秀的勞動力,不要只是退休宅在家,否則只是國家社會的重大損失而已。

(轉載本文時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