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媽好嘮叨? 人老了說什麼都不對...

說什麼都不對

很多中年子女都為老爸老媽的嘮叨所苦,覺得為何總要嘮叨個沒完?其實老人家也有一肚子牢騷跟苦衷,感覺人老了說什麼都不對了!到底是孩子大了老人家多說兩句就嫌?還是老人家真的腦袋退化了,講話跟環境、情境與事情都脫鉤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讓我們先來瞭解「說」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瞭解關於「說」的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深入探究。

一、 真的說的不對!

1. 牛頭不對馬嘴

(1) 可能是因為「聽不懂」對方問什麼,屬於理解力與邏輯問題,跟腦部退化較有關係,需要耐心的溝通與引導,才能讓老人家弄清楚我們問的是什麼,同時有機會表達與回覆。

(2) 可能是因為「聽不到」對方講什麼,屬於生理退化或是生病(例如中風)、受傷(例如掏耳朵不慎)所致。這類問題可以透過看醫生、溝通時放大音量、增加肢體語言、筆談,以及助聽器等輔具來改善。

2. 對答似是而非:這與老人家腦袋裡想什麼有關,往往很難判別到底是聽懂裝不懂?聽懂但不予理會?還是真的有聽沒有懂?因此又可細分為以下兩種表象:

(1) 不管你說什麼,老人家都只說自己想說的。

(2) 不管你問什麼,老人家都顧左右而言他。

二、 語言與語意表達的問題:

1. 忘記這東西叫什麼:有時老人家看到或需要某件物品,卻突然想不起該怎麼稱呼。比如說老奶奶出門需要柺杖,可是忘記「柺杖」這個名詞,所以會叫孫子幫她把「棍子」拿過來;又比如說忘記「沙其瑪」這個點心怎麼稱呼,老人家就說是「炒米糖」,這可能是根據他自己小時候吃零食點心留下的印象,覺得形狀、口感類似就抓這個詞來代替。這就是所謂的「記憶代償」現象,有時不是名詞置換取代,而是人與名字連錯,或是事件的人事時地物配錯。

通常家人一開始會不理解,但適應一段時間就知道老人家的「邏輯」,即使他抓一個名詞來代替,大家也都知道老人家要的是什麼。建議將物件遞給老人家時,不妨提醒正確的物件名稱,幫助老人家加強印象。

有時老人家還會把孩子、孫子的名字張冠李戴,這時家人不要反應太過激烈,因為把孩子叫錯名字,只要孩子多的父母都常會發生這種叫錯的情形,至於孫輩有可能是較少見面以致陌生的緣故。家人不妨和緩地告知老人家自己是誰,確認老人家要找的是不是自己,若不是可以透過提示或引導,問明老人家到底要找哪一位?找他有何事?要做什麼?幫助老人家找到正確的人、解決其需求。

2. 聽不完整,答不對頭:極有可能是選擇性聽取與選擇性理解造成的結果。推究其原因,大多是源頭輸入時就出現問題,輸出時才會出現讓大家一頭霧水的回答。建議跟老人家講話時最好慢一點!講得太快可能導致來不及聽完整──聽完前因後果、前後句或聽明白,於是只就聽到的那部分去回答。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老人家聽力不佳,如果交談時沒有注意看對方面部表情作為輔助,很可能無法判斷聽到的內容是真是假還是開玩笑。建議要跟老人家說話前最好先吸引他的注意,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大家自幼就很熟悉的「拍手」,要開口前先拍手兩、三下,等老人家注意到你,眼睛對到你時再開始講話,比較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老說不對話還會造成哪些問題? 

當老人家「說」或「聽」出現問題,甚至兩者都出現問題時,很可能就會出現更大條的新問題──社交力退化問題。老人家大多會我行我素、配合他人的意願不高,如果聽不到、說不對話,其他老人覺得跟他聊天沒意思,就不願意多互動了。因此聽與說出現問題的老人家,在社交上會遇到挫敗,感覺大家都排擠他、不跟他說話,也就不願意再活動或互動,以致社交圈益形萎縮,社交力退化,輕則不願出門,重則發展成憂鬱症,照顧者不可不留意。

除了社交力退化,還可能產生更讓人煩惱的「疑心病」問題。因為聽不到,所以家人或街坊鄰居聊天講話時,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指手劃腳,或是橫眉豎目的捶胸頓足,卻聽不到是何緣由,也不知前因後果,往往會疑心他們是不是欺負自己老了聽不到,所以在背後嘲笑謾罵!心裡有了猜疑,對於家人、鄰居的態度就會不自然,要嘛不客氣要嘛刻意裝客氣,每每令周邊的親朋好友感到困擾,卻不知原因為何。若是此一心結不趁早解開,日後愈演愈烈將引發更大衝突。

為什麼老人家「說什麼都不對!」

狀況一:說的內容不對。

阿明來電:「爸爸,今天在家都有按時吃三餐嗎?」

爸爸:「有。」

阿明:「都吃些什麼好吃的?」

爸爸:「吃了饅頭,還有包子,之前還吃了麵……」

阿明:「包子跟饅頭一起吃嗎?

爸爸:「不是,饅頭之前吃包子。」

阿明:「所以一餐吃包子、一餐吃饅頭、一餐吃麵,對嗎?」

爸爸:「對。」

阿明:「……」

跟老人家說話的時候,我們的提問有邏輯性與順序性,例如阿明問爸爸三餐都吃些什麼,回答應是──早餐吃包子、午餐吃饅頭、晚餐吃麵。可是爸爸回答的內容卻是食物與用餐序列脫鉤,代表無法條理分明地一次完整回答,顯示爸爸想說的與表達出來的有落差。

更多《不老陪伴指南:這樣顧老爸老媽最正典!》介紹:https://goo.gl/8gSIYL

狀況二:說的態度不對。

阿春:「媽媽,飯怎麼又剩這麼多!這樣很浪費欸!」

媽媽:「我吃不下,不然拿刀來把我喉嚨割開灌下去!」

當老人家覺得被家人指責,下不了台便惱羞成怒,情急之下會以極度尖銳、令人不舒服的字眼來說話。碰到這種態度不對的狀況,建議家人如此應對:

1.裝聾作啞法:不要理會老人家說什麼,讓他把飯順利吃完為先,如果剩很多就封保鮮膜,告知老人家下一餐繼續吃──話是這樣說,但不一定會真的給他吃剩飯,若剩得少就當廚餘倒掉。總之別為了剩飯動肝火、傷了情感就不值了。

2.幽默法:阿春不妨順著媽媽的話,問媽媽:「您要選何種刀子?要怎麼割?」當然這是開玩笑,不是真的要這麼做,因為老人家有時是逞口舌之快,根本沒仔細想,甚至一說完轉頭就忘了。所以幽默以對能讓老人家知道自己說過頭了,自然就會停嘴。但是幽默法要看情形使用,若老人家有憂鬱症,或家裡沒有幽默習慣,還是別貿然嘗試以免弄巧成拙。

狀況三:說話的時間、地點、場合不對。

主婚人阿嬤致詞:「我的孫子阿明從小就長得很醜又很難帶,吵鬧起來很想把他掐死!沒想到醜阿明能娶到漂亮老婆,真是……」

說話沒注意時間與場合,例如插話、不看場合說話、說話內容白目等等,都屬於「表達不對」的範疇。

狀況四:與人聊天不對盤。

王媽媽:「朱太太你要去買菜喔!」

朱太太:「是啊,現在菜貴的要死,都吃不起了。」

王媽媽:「李媽媽也要去買菜嗎?」

李媽媽:「……」(停頓一下,走掉)

聊天時都會嘗試找到對的話題聊下去,老人家缺乏「配合度」,每每「我行我素」──只講自己想講的不管對方反應,一旦覺得話題不對盤就不予回應,尤有甚者會在感到無聊時發出怪聲或打盹,轉頭就走的也大有人在,往往令聊天對象錯愕又尷尬。

許醫師這樣說

腦部的「語言區」退化會影響思考靈活度,牽涉到口說與表達,連帶影響理解力。老人家會出現以下情況:

1.自己不敢出門:「踏出家門」是社交的第一步,聽力欠佳會招來他人意想不到的回應與對待,往往令好面子的老人家感到難堪,便不願出門面對。若狀況持續,可以考慮以上網聊天或透過LINE來解決社交互動困擾,只是虛擬的社交網絡終究無法取代人與人的實際互動,所以有機會還是要走出家門,家人不妨多多利用合適的聽力、視力與行動力輔具,幫助老人家接觸人群、互相交流才是健康生活。

2.互動社交受限:老人家其實普遍缺乏同理心,因此會對聽不到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所謂「熱嘴貼冷耳朵」,大家都覺得無趣。所以要多關懷老人家在外的社交困境,予以支持,尋求緩解改進之道。

3.影響情緒表達:聽與說的能力退化會引來質疑與指責,以致影響情緒。

4.行為遭受誤解:因為聽力問題產生的誤解,包括人家跟你打招呼都不回,以為你在跩什麼,其實是因為你沒聽到。

「說」的問題則有很大一部份源於「聽」出現問題,例如聽力退化、老化、中風、受傷等,尤其後面兩種與外力傷害(例如掏耳朵)要特別注意。聽力不好,視力不佳等感官退化,大腦往往適應不及,會變得焦慮不安,發展出懷疑與猜忌的負面情緒。疑心病可能對家人相處與鄰里關係、友誼鏈造成衝擊,因此要適度體諒,多多關懷,才不會讓彼此生活在煉獄之中。

子女該怎麼做?

照顧老人家不容易,子女要小心別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建議聽老人家說話與溝通時,記得以下列三點為自己心裡建設:

1.多多寬容:老人家可能說話顛三倒四、不知所云、語無論次,甚至亂講亂答(罹患失語症),此時可以嘗試筆談等運用腦部語言區其他功能來代替的溝通方式,若還是不行,唯有多多寬容,不要往心裡去,不要怨天尤人,才能夠平心靜氣地繼續照顧下去。

2.知所進退:老人家有說的問題時,應對溝通時要設法引導,例如老人聽不懂或不知該如何表達時,不管你說什麼都會採取防衛性回應:「NO」這時就要考量可能是沒聽到或沒聽懂之故,可以採取更強勢的引導讓對方明白。既然有「進」就有「退」,萬一真的說不通、聽不懂,那就調適自己的情緒,坦然面對結果,不用太過在意。  

3.量力而為:每個人的能力、能量、能耐都有極限,萬一跟老人家對話或溝通實在不得其門而入,告訴自己就先這樣吧!別勉強繼續,把雙方搞得精疲力竭也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不是嗎?

當父母年老,子女就要扛起當父母的眼睛、耳朵、嘴巴、牙齒與手腳的責任,把握住以上三原則,就能身心勇健地扮演好父母的感官補償角色,讓其生活得更安心、放心、開心。

給照顧者的重點筆記

老人家若是「聽」與「說」有問題,照顧者會相當辛苦。一般說話都是腦中思緒先成形再經由嘴巴說出來,由「思」到「說」的過程中,大腦會進行過濾機制,不僅篩檢說的內容與表達方式(如語氣、措辭等),也會選擇適當的說話時機,但老人家因為生理退化之故,此一機制退到少年、幼年時期,導致說話不看場合,或是心裡想什麼就脫口而出,沒有顧慮其他人的感受,往往讓人傻眼或不舒服。建議把握以下四點原則,可以把衝突降到最低,心情與相處氣氛也會比較好喔!

1.順從父母切莫動氣:有時老人家的表達是直接反應,沒有考慮別人。例如要出去買便當,問老人家要不要吃?明明說不想吃,結果便當買回來後又想要吃。這時別太計較,可能是怕家人破費所以說不想吃,或者問的當下真的不餓,一聞到飯菜香就覺得餓了。如果有準備就趕緊安排他用餐,如果沒有買,也趕緊讓老人家先吃,家人看是補買或大家共食都好。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別指責老人家剛剛說不吃、現在又要吃,太折騰人云云,只會讓老人家傷心,日後更不敢表達真實感受,而且自己也很生氣,何必呢?

2.陪他把事情做到對:有時老人家想的跟說的、做的不盡相同,每每照著老人家的話去做,卻又說他的意思不是這樣,讓人一頭霧水,質疑老人家到底是要怎樣?有的人甚至火冒三丈,覺得老人家是存心找麻煩。其實先別急著生氣,因為沒事幹嘛故意折騰你,真正的問題有可能出在從「想」、「說」到「做」之間的落差。碰到這種情況時,最好老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然後陪著他去做,同時詢問這樣做是不是他剛才說的意思。如果不是,請他把想要做的再描述一次,陪著直到做對為止。總之,別跟老人家爭口頭輸贏,畢竟爭贏了又如何?

3.老人家永遠是對的:老人家說什麼都是對的,這不是開玩笑喔!因為家人相處以避免衝突為第一優先,除非有解決衝突的能耐,否則別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4.再次確認,釐清疑點:對於老人家說的話,若有存疑務必再次確認,但記得態度要和緩,不要一副要去質疑挑錯的表情,會讓人很受傷。例如在餐廳用餐,老人家說吃飽了別再點菜,可是大家還沒吃飽,這時可以確認是否真的吃飽了?還是擔心孩子破費?或者吃飽了想回家休息?可能和緩地確認後,老人家的意思其實是我吃飽了,但繼續點沒關係,我可以陪你們。若是怒氣沖沖地結帳走人,只會搞成誤會一場,大家都不開心。

作者簡介

許正典

現任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小兒心智科精神科主任醫師

景美醫院身心暨心智科主任醫師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學程兼任講師

更多《不老陪伴指南:這樣顧老爸老媽最正典!》介紹:https://goo.gl/8gSIYL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