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照護,也得以自己的人生為優先

儘管照護是人生猝不及防的新課題,但這樣的「不速之客」,正好提供你重新檢視自己人生規畫的機會。

你得先接受自己成了照護者的事實,同時積極求援,別把自己關起來。另外,不要把照護當成一時半刻的任務,這是一場長期抗戰,同時別忘了,自己的人生得自己創造。

在你重新規畫人生時,請務必確實列出你的夢想為何。很多人都在開始照護後,感嘆自己的人生結束了、任何想實踐的計畫全部都成了泡影,但其實你大可不必如此。以我自己為例,我今年已四十歲過半,仍然單身,但我從未放棄結婚念頭。

我在前文也不斷提及,照護者的身心狀況,只能靠自己守護。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該以自己的人生為優先。我建議各位每天思考,今後自己希望過著什麼樣的人生。就算今天計畫的一切到了明天全都走樣(例如患者病況加劇,不得不入院治療),也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你得正視自己內心的聲音。

此外,也請想想你希望和受照護者維持何種關係、保持何種互動。以我為例,我希望能和母親維持親子關係。儘管母親沒辦法做的事越來越多,但她始終是我的母親。所以,我希望自己在嫁人之前,能夠盡可能陪伴母親,以為人子女的身分,和她共度每一天。

更換紙尿布、餵食三餐,都不過是例行性的作業罷了。以受照護者的利益為前提,認真替對方著想,這才叫真正的照護。如此一來,你一定能看到受照護者臉上洋溢著笑容。

放手,才是最好的祝福

若要兼顧工作與照護,絕不能忘記「MIC」這個最基本的關鍵字。

M是Mental(內在心聲)的「M」。確實面對自己。就算今天決定的事情在明天改變也沒關係,請隨時問問自己,自己想要什麼。

I是Information(資訊情報)的「I」。照護是資訊戰。可是,如果不了解自己必須取得何種資訊,那麼你找再久也不會有結果。如果你毫無頭緒,不妨多和其他照護夥伴商量。這樣一來,自然能夠釐清你的疑惑與不安,這是你蒐集照護資訊的第一步。

C是Cost(花費)的「C」,照護是頭超級燒錢的怪獸,這點我不需特別贅述大家應該也都了解,錢要花在刀口上,但該花的錢絕不能省。

前文也提過,在職照護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精神、體力、時間和金錢,建議各位將這些條件視為成本,然後再採取行動。

久病無孝子,你可以更理性

照護者除了背負患者的人生外,有時甚至還得被迫代替對方,理性的決定他人生的各項決策。我的母親是失智症者,早已喪失判斷能力。所以,我得替母親決定所有事情,當然,母親所有的責任也都必須由我承擔。各位得先擁有這樣的覺悟,才能勝任照護者的職責。

我相信大家都是抱持著上述覺悟,才能一路走到今天。但如果那份覺悟突然消失了,或許也可以試著放手。當然,放手同樣也需要覺悟。

有的時候,放手才是最好的祝福。放手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三個月、一年,或是更長的時間,就連只是將患者送去短期照護,也是一種放手。當你沉澱過後,覺得自己可以再出發時,只要重新調整步伐,再次投入照護就行了。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如果你真的覺得照護太過辛苦、連自己的人生都賠了進去,請務必了解,你還有另一個更理性的選項,那就是「放棄照護」。

放棄照護不是犯罪,而是以愛為基礎的判斷

這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建議,我也絕對不是要大家冷酷無情。這一切都是以雙方的未來為考量所下的決定。當你動了這樣的念頭,就代表你已經承受不住了。當然,周圍的責難一定會接踵而至,但我建議大家誠懇的表明:「我已經不行了,再這麼下去,搞不好我會做出什麼傻事。」

坦白說,下了這個決定,最痛心的絕對是身為長期照護者的你,但請你想明白,放棄照護並不是犯罪,而是以愛為基礎的判斷。對長期承受病痛凌遲的患者而言,死亡也許是最仁慈的結果,這就是照護離職的終點。對我而言,也許這才是最有愛的照護。

---本文摘自《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照護,很辛苦;但不離職照顧,是更合適的選擇。 兼顧工作與孝道,你才能真正喘息,不留遺憾。》

當父母老了、病了,

該怎麼做,才可以妥善照護父母同時兼顧工作?

在台灣,約有231萬人須負起照護責任;其中,因照顧而離職者更高達13萬人。

許多照顧離職者因此陷入「貧困」與「精神壓力升高」的兩大風險。

一般照護者都以親人為優先,但其實更應該把自己的人生放在第一順位。

14年照護經驗作者和氣美枝告訴我們:

利用5W1H,你也可以一邊照護父母,一邊擁有自己的人生。

「不論我工作表現如何,一旦開始照護家人,就只有離職這條路可走。」在台灣,勞動部推估目前1,153萬就業人口中,約有231萬人須負起照護責任;其中,因照顧而離職者至少高達13萬人,其中70%以上是中壯年子女,而且數字還在快速增加中。台灣的照顧離職問題比日本還嚴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示警,照顧離職可能因此陷入「貧困」與「精神壓力升高」的兩大風險。

台灣在傳統孝道思想與長照政策缺口的內外交迫下,選擇離職照護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其實,並非得辭去工作,才能妥善照顧生病的家人。照護者一般都以親人為優先,但正確的做法是得把自己的人生放在第一順位。透過作者和氣美枝的親身經驗與調查研究,你能夠學會:照護與工作(人生)可以兩全,無須自斷一臂。儘管照護期間漫長難耐,仍然可以按照自由意志規畫、實踐人生目標。

首先,必須以自己的人生和未來為基準,仔細安排照護計畫。使用5W1H列舉What(令你困擾、不了解的事),然後釐清Why(原因何在?),釐清「核心問題」。接著,就是Where(該去哪裡找答案?)、Who(該找誰商量?誰來做?)、When(何時行動?)、How(準備多少預算及如何溝通)。了解哪裡有資源,並如何「準備」,最後就是採取「行動」。照護不光需要精神、體力、時間,同時也需要金錢。應該在何處使用多少成本,考驗著照護者的智慧。

《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作者和氣美枝原為房地產開發專員,卻在32歲時,母親罹患憂鬱症,最終引發失智。為全心照料,作者向公司提出了辭呈。然而離職後,她在經濟、精神、身體方面的負擔不斷增加,這才體認到工作及照護都必須兼顧,為此,她寫下了這本書,真實呈現各種來自照護現場的第一手消息及訣竅。從每個「照護不離職」的真實故事,看見長照的現況、困境、與解決之道。

作者:日本第一家社團法人照護離職防止對策促進機構(KABS)代表理事  和氣美枝

出版社:大是文化

你並非得辭去工作,才能妥善照顧生病的家人。

讓有14年經驗的過來人告訴你,照護者絕對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

這樣你才能真正喘息,不留遺憾。

本書特別收錄臺灣版「關鍵時刻可派上用場的照護須知」,

現行長照保險比較、長照2.0有哪些服務及補助?

照護者需要的在地資源,你該怎麼申請?

讀完這本書,你就能兼顧工作與孝道,並獲得真正喘息,不留遺憾。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