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年齡增長後,生育能力究竟會下降多少?這點至今沒有明確解答。誠如心理學家琴恩.圖溫吉(Jean Twenge)所說,有關女性生育能力問題,許多經常被引述的統計數字其實有失偏頗。

 

圖溫吉在她為《大西洋月刊》撰寫的文章裡揭露,那些被當成福音傳給世世代代女性的觀點,其實欠缺穩定的立論根據。有個經常被引述的統計數字告訴我們,35 歲到39 歲女性如果嘗試懷孕一年未果,其中有1/3 的人不會再懷孕。圖溫吉搜尋多個醫學研究資料庫後發現,這個數據來自2004 年的一項研究,而這個研究依據的卻是法國1670 年到1830 年的生育紀錄。不孕的機率同樣也是根據歷史人口數計算出來的。

「換句話說,」圖溫吉寫道。「數以百萬計的女性從小被耳提面命的『最佳懷孕時期』,其實是來自沒有電、沒有抗生素或不孕症治療的年代的統計數字。」另一個讓生育能力數據受到質疑的元素在於,我們得到的訊息都是來自那些因為不孕問題找上醫生的患者。我們很難全面性地評估人類的生育能力問題。有多少夫妻沒有孩子是因為他們不想生?

有多少使用避孕措施?這些事幾乎無從得知。

強有力的科學證據顯示,女性卵子的數量與品質確實會隨著時間遞減,即使確切的時間線模糊不清,但從這個角度看來,時鐘顧盼者的焦慮其來有自。不過,這方面的研究大多沒有提到另一個關鍵事實:男性的生育能力也會隨著時間衰退。

一些知名男性七十多歲還能生孩子的案例往往被引用來證明,男人在約會市場裡想玩多久就能玩多久。在電影《當哈利遇見莎莉》開頭幾幕,莎莉自信滿滿地對她的兩名閨密說,她一點都不擔心找不到老公:「要到36歲以後,時鐘才會滴答響。」只是,當她聽說交往多年、剛分手的前男友有意跟他下一任女友結婚時,她開始歇斯底里。她打電話給哈利,求他來她的公寓安慰她。哈利到的時候,發現她裹著浴袍繞著床打轉。

「我快40歲了!」她抽抽答答哭著說。
「什麼時候?」哈利問。
「某一天。」
他親切地笑了笑。「還要8年。」
「總會到呀!」她不為所動。「它就在那裡,像某種巨無霸終點。男人就不必擔心,查理.卓別林73 歲還能生小孩。」

儘管有知名例外,「男人的生育能力不受老化影響」這個普遍概念,根本不正確。在那些尋求不孕症治療的夫妻之中,「男性因素」佔40%,「女性因素」也是40%,另外那20% 找不到原因。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精子數量與質量也會隨著年齡增長銳減。高齡父親的孩子罹患自閉症與其他疾病的機率,遠高於年輕父親的孩子。再者,「老邁精子」通常只會在它們試圖授精的卵子周遭拍打掙扎,而後死去。

這些事實偶爾會被報導出來,幾乎都是以「男性生物時鐘」的新聞呈現。這類報導需要強調「男性」,間接告訴我們為什麼這種數據多半被忽略。我們的社會輿論往往表現得彷彿只有女人有身體。我們似乎假設繁殖主要是女性的責任。如果出了任何差錯,一定是女人的問題。

中產階級女性進入職場之後,仍然包辦過去全職家庭主婦與母親所做的大部分家務。有能力的家庭會雇用其他女人協助做家事和照顧孩子。這些契約工通常是較為貧窮的移民或有色人種婦女,一般認為,她們應該為這個拋下自己的家和孩子的機會心懷感恩。

在理想狀態下,家庭必須付錢請陌生人來做妻子與母親長久以來做的事,或許可以讓社會體認家務工作的價值,因而看重它。

事實不然,它只是更讓人以為家務事不足掛齒,不值得給予過高的報酬。

一批千挑萬選的女性在企業職場上崛起,並沒有改變家務事屬於女性的既定認知。對生物時鐘的焦慮更讓人覺得,如果女性想要有一份職業,就應該盡力克服身為女性的不利條件。這又產生一種印象:人類的繁衍與職場工作的衝突似乎是個人問題,是一種發生在特定女性身上的疾病(子宮枯萎症候群)。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忽略了一個明顯事實:整個社會才是問題所在。

在一個沒有法定陪產假、也沒有育兒補助的國家,那些選擇當媽媽的女性根本不可能平等投入拼經濟行列。生物時鐘恐慌描繪一個畫面:每個女性的卵巢裡都安裝了一顆定時炸彈。這彷彿在告訴大家,女性自己要負責排除障礙。在此同時,媒體對母性過度強調,也讓職業婦女覺得,沒有生小孩是人生重大挫敗。很多婦女吃這一套……

全文未完,本文經授權摘錄自時報出版《我們約會好嗎?:從古典情調的牽牽小手到新世代的交友APP,人們如何找到真愛?》

資料來源:風傳媒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14248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