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停經後又出血

51歲的美娟停經一年多,今年突然陰道又開始出血,原本覺得停經後感覺自己快速老化,而有點憂慮,看到經血後喜孜孜的告訴朋友,感覺自己又變年輕又有月經了。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朋友一聽,驚覺狀況不對,告訴美娟應該走一趟婦產科,讓醫師檢查一下才好。美娟聽從朋友的建議看了婦產科醫師,檢查出子宮內膜癌早期,還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撿回一條寶貴的生命。

在台灣每年子宮內膜癌的新診斷病患有逐漸緩慢上升的趨勢。子宮內膜癌好發年齡在50 ~ 69歲之間,在歐美地區平均年齡在62 ~ 63歲間。臺灣的統計,發現國人的年紀發生率上,比歐美地區有稍年輕的趨勢。25%的病患發生於更年期之前,75%的病患是發生在更年期後。所以如果在更年期後有異常陰道出血現象,就應該立即走一趟婦產科求診。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是停經後的異常出血,另外,在停經之前的經血不規則,且月經量又不一定,都要小心。

由於子宮內膜癌早期大多就會有症狀,如不正常陰道出血。所以發現不正常出血時立即求醫,常常都只是屬於第一期或是第二期,約佔子宮內膜癌病例的七成,其餘三成是屬於晚期。

目前大多的研究發現,雌激素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以下列出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

(1)初經來的早及停經較晚的婦女(指52歲後才停經的女性)

(2)肥胖及BMI較高的女性(肥胖會讓雌激素的量增高,而且越胖機會就越高)

(3)從未生育過的婦女

(4)多囊性卵巢的婦女

(5)糖尿病的婦女

(6)服用抗乳癌藥物tamoxifen (有研究證實tamoxifen 會讓內膜癌發生機率增加,有名的研究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研究發現使用tamoxifen的1000位婦女族群,子宮內膜癌會增加6位。)

(7)家族遺傳疾病的婦女,如家族遺傳非息肉性大腸癌的患者,其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後根據病理報告,再決定是否需要追加其他的治療,如放射治療或加化學治療。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